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自学校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学校“十三五”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引育并重,积极推进“人才强校”“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全力实施“1251”人才培育工程,对标建申硕和更名大学两大目标,以“目标管理”“重点工作攻坚”“制度创新”“机制优化”等为抓手,多措并举,精准施策,全面推进人才工作。
一、坚持党管人才,开创人才工作新格局
学校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发挥党管人才的政治优势和资源优势,建立党委联系专家制度,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在把好“入口关”的同时对人才在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动引导,及时回应人才心中的困惑与期待,鼓励人才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使人才感受到作为学校主体的荣誉感、使命感、责任感,形成党聚人才工作机制;召开学校人才工会议,系统谋划了未来一个时期我校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出台《中共山东交通学院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试行)》,健全人才工作机构、明确职责任务、配强工作力量;修订校院(部)两级管理办法将人才目标考核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出台《高层次人才引进培育奖励办法》,设立鼓励举荐人才的“伯乐奖”和培养人才的“育才奖”,调动全体教职工参与人才工作的积极性,从而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合力推进、学院主体落实、全员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
二、抓好建章立制,全力推进人才工作
自学校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先后出台有关人才引育、考核激励等制度文件共11件,同时加大对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经费投入。
健全人才引育机制。学校出台《山东交通学院人才引进与管理办法(试行)》,大幅提高青年博士住房补贴和科研启动经费,对学科领军人才、学术带头人、人才团队的引进,待遇一事一议;出台《山东交通学院“1251”人才培育工程实施方案》,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该工程将培育对象分为学科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和中青年优秀教师四个层次进行培育,分别给予30万元/年、20万元/年、10万元/年、3万元/年的特殊岗位津贴;出台《山东交通学院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与管理办法》,树立“不为我有,但为我用”的人才理念,建立“刚性引进”和“柔性引进”相结合的引才机制。
引才渠道、平台不断升级。学校积极参加工信部、人社厅组织的人才招聘会,利用高校人才网、高校师资网等网站加大引才计划的宣传,利用“山东教育”公众号等新媒体形式宣传学校人才引进政策,依托省教育厅的青年学者国际泰山论坛、省人社厅海洽会等平台,吸引优秀青年学者来校发展。2018年以来,学校先后举办了三届“青年学者泰山国际论坛·山东交通学院分论坛”邀请来自海内外高校、科研院所青年学者参加论坛活动。
完善青年教师的培养机制。学校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挖掘人才队伍“内生动力”,构建分类指导、分级培训、差异化培养的人才培养机制。出台《教师“三级”培训实施办法》,构建以学校宏观指导、二级学院(部)承担主体责任、系(教研室)负责组织实施的三级培训体系;修订《教师在职攻读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管理办法》、《选派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境)外访学研修管理办法》,鼓励教师访学研修、提升学历学位;制定《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教师实践锻炼管理办法》,不断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优化人才服务机制。建立党委联系专家制度,通过举办高层次人才座谈会、青年博士座谈会、新进教师座谈会等形式,听取人才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予以反馈;建立校院两级联动机制,为高层次人才指派专人做联络员,为其提供优质服务和人文关怀;简化教师入职流程,提供“一站式”服务;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及时兑现人才应有的各项待遇,主动帮助解决子女入学、配偶工作、租房住房等问题。
三、坚持需求导向,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通过近几年的人才引育工作,学校人才队伍总量大幅增长,人才队伍质量逐渐提高,人才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学校教师队伍的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为学校内涵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人才总量大幅提升,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自学校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学校新增教职工688人,增长49.50%;新增专任教师624人,增长61.36%;新增拥有博士学位教师293人(引进246人,培养47人)增长155.85%。
目前,学校拥有教职工1879人,专任教师1471人。专任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教师444人,博士化率为29.8%;拥有硕士学位教师871人,拥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比89.0%。生师比和博士化率已达到申硕指标要求。专任教师中,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教师117人,占比7.95%,副高级职称教师479人,占比32.56%;35岁以下青年教师507人,占比34.47%;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1123人,占比76.34%。
引育并举,高层次人才(团队)引育实现新突破。2018年度,学校博士增长人数首次突破百人大关,全职引进“新能源车辆及智能控制”创新团队1个;2019年,学校首次全职引进泰山系列人才。自学校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全职引进学科领军人才、学术带头人10人;培育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2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交通运输青年科技英才4人、齐鲁首席技师1人;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16人。
目前,学校拥有学科领军人才、学术带头人或拥有省级以上人才称号者20人,省部级优秀教师13人,省部级教学、科研团队20个。
(来源:人力资源处(党委教师工作部、人才工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