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服务交通强国建设,围绕山东省委、省政府交通强省的目标要求,山东交通学院紧紧把握山东省作为交通强国试点省份机遇,围绕交通强省、海洋强省建设等部署,聚焦交通运输和区域发展中不断涌现的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发挥学校行业特色优势,为山东省交通事业转型升级和发展突破提供支撑。
一、聚焦行业、区域发展需求目标,打造“交通+”科研创新体系
学校始终坚持“立足山东 服务交通”定位,围绕智能化、现代化、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需求,结合交通运输规划、建设、装备与保障工程实际,引进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等行业专家强化交通类学科建设,聚集了一批复合型、多样化、实践性强的交通领域人才队伍,打造了一批高水平、有特色、有影响力的交通运输创新团队。
学校强化与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合作共享,完善科研创新支撑体系。学校与临沂市人民政府合作设立了“临沂研究院”,与威海市南海新区管委会合作设立了“威海海洋信息技术研究院”,在青岛市设立了“山东交通学院青岛研究院”,与山东省乾云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山东交通大数据研究中心”。整体形成了覆盖交通运输规划、装备、建设、管理、运行全链条的科研平台体系,为科研创新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政产学研深度融合,聚力科研平台建设
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搭建多学科交叉科研平台,充分发挥学校优势和特色,推进各级各类科研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目前学校拥有包括交通运输部全国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工程实验室、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科研平台9个,拥有包括山东省“智能交通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智能游艇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在内厅局级科研平台16个;与俄罗斯顿河国立技术大学共同成立山东交通学院顿河学院,与乌克兰工程院院士安德烈·别拉金斯基教授共同建设“综合交通运营与控制”山东省院士工作站。
精准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汇聚资源和产业优势扎实开展和推进“交通+”科研创新体系建设,与对象国大学进行多种形式合作。逐渐形成了一个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交通运输学科群,形成一条覆盖高层次、高水平、高效率的交通运输服务与产品应用产业链。近三年来先后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公路学会一等奖等科研奖励近20项;在《中国科学》《Applied Energy》等国内外顶尖学术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10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0余项。根据 “中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科研竞争力排行榜”,发明专利在693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中位列全国第17位,山东省第1位。
三、夯实基础、强化应用,助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学校不断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积极培育一批领军人物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学校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纳入到教师员工职称评聘中,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特别突出的可直聘为教授和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持续引导学校教师和科研人员更加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切实打破传统评价体系的“四唯”束缚。以推动“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目标,构筑了一条符合我校特色的从知识创新、技术攻关、技术转移到产业化的完整技术转移链条,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
学校立足“应用型科研”“行业性科研”特色与优势,深入挖掘现有科技成果和专利的潜在价值,充分发挥山东省首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机构作用,利用“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交通产业济南分中心”,“山东山交科技大市场”等服务平台,助力破除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最后一公里难关。2019年科研外部到位经费为1.26亿元,总经费超过2亿元,经认定的技术开发合同金额达到6742万元,总额位列驻济省属高校第3名,省内第6名。足尺路面加速加载试验系统、智能除冰防冰系统、山东省公路网主动交通安全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系统、公铁两用车、无人驾驶特殊天气施工车辆、高速铁路轨道板等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四、加强学术交流,持续提升学术氛围及行业美誉
积极引入校外力量,深化交流合作,开拓思维、提高创新能力、激发科研活力、促升校园学术氛围,打造产教融合、协同发展的学术交流平台,不断提高学校在交通行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近年来,先后主办和承办了交通强省战略与经济转型升级研讨会、交通大数据与智慧交通高端论坛、氢燃料电池汽车高峰论坛、“智慧高速”高端论坛、交通(上海)、第九届全国交通工程测量学术研讨会、中国航天技术发展论坛、道路建设与运营新技术国际学术交流会、第四届国际交通基础设施和材料暨全国沥青路面建设与养护技术研讨会、中国交通教育发展研讨会等高层次学术会议与交流活动。
多渠道引入国内外优质学术资源,建好用好校内外学术互动平台,通过与国内外交通行业相关专家的交流,牵头论证组建“山东综合交通专家智库”,成为全省交通运输行业核心智力平台,协同推动我省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学校目前已与乌克兰工程院、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美国阿克伦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日本帝京大学、德国不莱梅哈芬应用技术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长安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海洋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公安厅、山东省交通运输厅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建立密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