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山东交通学院以志愿服务为依托,大力构建实践育人体系,让新时代高校大学师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崇高的精神追求和优秀的道德品质,引领校园文明和社会新风尚,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开辟成为高校思政课“会行走”的实践课堂,积极发挥育人作用,取得良好效果。
一、串珠成链,整合资源,率先成立全国高校首家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
今年6月26日,学院联合济南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成立了“山东交通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积极探索构建校地合作、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协同发展的志愿服务合作模式,先行先试,为济南市和长清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注入了新动能。
学院突出各二级学院党建工作特色和专业学科优势,整合重组了覆盖各个二级学院和党群部门的19支志愿服务队,在阳光助残、文明交通、新旧动能转换、关爱农民工子女、支教支农、应急救援、环境保护、无偿献血、同伴教育、社区建设、教育扶贫等方面积极发挥影响力。7月2日,学校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召开会议,研究制定了今年下半年工作计划和暑期活动方案,19支队伍已走出校园,走进农村、社区等开展志愿服务。学校也将陆续通过组织党员干部、教师深入脱贫攻坚一线、乡镇社区、交通基础施设建设工地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基层群众提供科学实用、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
二、风雨无阻,长年坚守,“雪樱计划”点亮泉城义工志愿服务品牌
“雪樱计划”是山东交通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旗下“泉城义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泉城义工”山东交通学院服务团)的助残志愿服务品牌项目,以残疾女孩钟倩为重点服务对象,辐射其他助残活动。残疾青年钟倩患有“不死的癌症”类风湿病晚期,却握紧残笔,写下奋斗的青春故事,被誉为“80后张海迪”,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先后获得“中国好人”“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全国百姓学习之星”“山东好人”“山东省十佳自强模范”“山东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2007年开始,在钟倩患病之初最无助、最困难的时候,山东交通学院的一群大学生来到钟倩身边,此后十余年里,一届又一届的同学们开始了爱心接力,从生活上、精神上照顾钟倩和她身患重病的父亲以及她的家庭,协助她出版书籍。钟倩也用自己的励志故事反哺学校,开展讲座交流、励志沙龙、专栏访谈、心理辅导等各种形式的活动,在《山东交通学院报》发表多篇文章,鼓励更多的学生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培养大家积极向上、永不言弃的拼搏意识和进取精神。学校专门设立“钟倩工作室”,开设钟倩热线,特聘钟倩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教师、校报特约记者、新媒体中心特约评论员,“雪樱计划”曾获得山东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阳光助残”银奖。
“泉城义工”山东交通学院服务团成立12年来,还积极组织开展老年公寓义演、废品回收、趵突泉服务岗亭、爱心义卖、普法宣传、义务疏导交通等活动,注册人数已达到13000余人,长期活跃义工1000余人,累计开展了九大类1000余期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时间累积约120000小时。随着济南市地铁1号线的试运行,“泉城义工”山东交通学院服务团作为首批地铁志愿者上岗。
泉城义工山东交通学院服务团多次受到央视国际网、山东电视台、大众网、济南时报等媒体报道,先后获得“山东省志愿服务先进集体”“济南市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十佳泉城义工集体”,先后有15名师生被评为“十佳泉城义工”“百优义工”“优秀慈善义工”“山东省最美志愿者”“优秀支教教师”等。
三、高扬诚信,引领风尚,小驿站绘就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文章
学院将诚信教育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让大家在潜移默化中践行新风尚、传播正能量。诚信驿站是2009年由学生发起设立的校园无人购物小店。10年来,诚信驿站采用“自主购物,无人监督”的形式,逐渐得到了同学和老师们的认可和支持,同时设立诚信奖学金,帮助困难学子。成立10年来,已经从1人发展到70余人、先后共有3000余大学生加入到诚信爱心团队。
诚信驿站与“诚信驿站爱心团队”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先后获得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多项荣誉,入选全国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典型案例。
诚信驿站遍布学校各个校区,在诚信驿站的带动和影响下下,校园里的食堂诚信窗口,诚信自行车、诚信水站、诚信报摊、诚信考场随处可见。
四、守正创新,实践育人,在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的有机融合中熠熠生辉
学院通过邀请道德模范、劳动模范、先进典型、行业名人以及学校领导和党政管理干部走上思政课堂与大学生们面对面交流,将思政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和交通建设工地,通过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切实推进思政课向课外延伸,使思想政课更接地气、更入心入脑,使思政课真正成为“行走的思政课”“有风景的思政课”,在今年五一劳动节前夕,学校举行“劳模帮我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全国劳模进校园活动”,邀请交通行业系统3名全国劳动模范和劳动奖章获得者来校进行事迹宣讲和主题沙龙互动,引导大学生追求崇高理想,培养使命感、责任感和担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