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院现有教师95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37人,教工党员69人,设6个教工党支部,学生党员49人,设2个学生党支部。学院教师在承担专业建设及教学工作同时,还承担着全校数学类、物理类、力学类公共基础课的教学任务。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理学院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不断强化党的建设,坚决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委的决议,有力推动了学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坚持党建引领,加强团队合作
理学院分党委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强化党员思想引领,在特色品牌创建、过硬支部建设、党员作用发挥等方面充分发挥党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政治保障作用,凝心聚力,推动我院党建与思政教育工作的不断创新。



在学院分党委指导下,计算物理研究团队主动与科研处党支部举行支部共建活动,成立山东交通学院计算物理研究团队:团队骨干成员9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博士学位7人。陈建中老师每周二下午带领团队学习分子动力学理论,开展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迄今为止,经过团队成员共同努力,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发表SCI论文25篇,EI论文2篇和专利3项,其中一篇为ESI高引论文。
学校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在学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和科研处、教务处大力支持下,理学院注重加强青年人才培养,为老师营造良好的教科研氛围,多措并举,深化改革,不断激发教师的教科研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活力。学院教师潜心基础研究,梳理和凝练创新方向,发表SCI论文70余篇,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5项,获得山东省教学成果奖2项,获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1门。
序号 |
项目负责人 |
项目名称 |
1 |
赵娟 |
基于GPUs的三原子碰撞量子态态动力学非绝热效应研究 |
2 |
王鹏飞 |
辐照过程中磷元素诱导碳化硅析出石墨相的微观机理研究 |
3 |
张海燕 |
部分信息下状态受约束平均场随机控制理论研究 |
4 |
刘栋 |
超短激光脉冲下纳米异质金属层结构超快传导动力学研究。 |
5 |
张路路 |
大气环境敏感型含碳硫分子体系势能面构建及动力学研究 |
二、坚持特色办学,促进产教融合
分党委带领全院师生积极响应学校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号召,探索和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坚持校企合作办学方向。合作办学8年来,校企双方基于行业发展和社会岗位人才需求变化,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理论和实践教学)及双师型师资培养、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1+X”证书机制、实习实训与就业等方面,逐渐形成本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实践教学体系。
学院不断拓宽合作领域,共享优质资源,在协同开展技术攻关、联合申报课题、实验室共建、人才培养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理学院与北京学佳澳、济南博赛、济南安之畅等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学院教师与企业研发人员围绕企业技术研发需求、人工智能课程开发、实验室共建、大学生科技竞赛、教师企业挂职锻炼等多方面开展合作,努力做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谋发展。



三、坚持思政引领,助力扶贫攻坚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院充分发挥高校共青团的育人作用,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摆在首要位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育人全过程,让学生深入基层,受教育、长才干。通过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创新创业、文体文化活动等形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锻炼学生综合能力,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实践育人作用。





为助力国家扶贫攻坚与乡村文化振兴,提高社会服务与志愿服务水平,学院分党委带领学院师生,发挥专业优势,本着优势互补、提升科研能力、服务社会的的宗旨,积极开展社会服务活动。近两年来,他们深入济南市长清区万德镇和泰安市良庄镇两地,通过支教、电商扶持、建设希望小屋、捐赠图书与微机、扶贫调研等,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助力当地的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理学院分党委带领师生所做的志愿扶贫活动引起了多家国家与省级媒体的关注: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中国教育报以《十三个村娃的“殊”假——山东交通学院大学生店台小学志愿服务掠影》为题,整版报道了理学院分党委扶贫活动的开展情况;大众日报以“山东交通学院理学院发挥专业优势服务精准扶贫”为题报道了他们的扶贫事迹;山东教育新闻和青春长清陆续报道了店台村“希望小屋”、“爱心书屋”挂牌活动;山东交通学院官网也同时报道了理学院分党委支教扶贫活动事迹,获得了群众的好评和广泛的赞誉。

